穴位-j9九游会老哥交流必备社区
-
华盖穴
穴位名 华盖 huágài,出《针灸甲乙经》。华盖为星名,又指帝王所用盖伞,此穴位所在相当于肺脏上部,肺在心君之上,犹如华盖,故名华盖。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
-
石门穴
穴位名 石门shímé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针灸甲乙经》),精露(《针灸甲乙经》),丹田(《针灸甲乙经》)、命门(《针灸甲乙经》),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经》),三焦募(…
-
阴交穴
穴位名 阴交yinjia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少关(《针灸甲乙经》),小关(《针灸学》(南京)),横户(《针灸甲乙经》)。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
-
腰眼穴
穴位名 腰眼 yāoyǎn,出《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取法:俯卧,两侧髂前上棘水平线与嵴柱交点旁开约1横掌凹…
-
胃脘下俞穴
穴位名 胃脘下俞 wèiwǎnxiàshù,出《备急千金要方》。又称胃管下俞、胃下俞、胰俞,膵俞。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两侧肩胛下角连…
-
金津穴
穴位名 金津 jīnjīn,出《针灸大全》。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取法:伸出舌头,舌底面,系带左侧的静脉上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
-
定喘穴
穴位名 定喘 dìngchuǎn,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治喘、喘息。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取法: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椎体下旁…
-
穴位名 子宫 zǐgōng,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别名侠玉泉、肖必。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取法:耻骨联合中点上缘上1横指,…
-
上迎香穴
穴位名 上迎香 shàng yíng xiāng,出《银海精微》 。别名鼻通、鼻穿、穿鼻。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取法:沿鼻侧鼻唇沟…
-
颈百劳穴
穴位名 颈百劳 jǐng bǎi láo,出《针灸资生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取法: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直上3横指,再旁开1…
-
玉液穴
穴位名 玉液 yùyè,出《针灸大全》。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取法:伸出舌头,舌底面,系带右侧的静脉上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粘膜…
-
球后穴
穴位名 球后 qiúhòu,出《浙江中医杂志》。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 取法: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外1/4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
-
内迎香穴
穴位名 内迎香 nèi yíng xiāng,出《肘后方》。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 取法:正坐仰靠,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即是…
-
穴位名 耳尖 ěrjiān,出《针灸大成》、《奇效良方》。别名:耳涌(《刺疔捷法》)。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法:坐位,将耳郭折向前方,…
-
穴位名 当阳 dāngyáng,出《备急千金要方》。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取法:直视前方,沿瞳孔垂直向上,自发际直上1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
-
廉泉穴
穴位名 廉泉liánquán,出《灵枢·根结》。别名本池(《针灸甲乙经》),舌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廉泉指舌下两条经脉,此穴在喉结上缘,靠近廉泉脉,故名廉泉。 穴位经属 属任…
-
经外穴
经外穴,腧穴分类名。过去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1991年1月1日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改称经外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
-
穴位名 四神聪 sìshéncōng,出《太平圣惠方》。四神聪穴由前、后、左、右四个腧穴组成,又将在前者称为前神聪,在后者称为后神聪。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
-
紫宫穴
穴位名 紫宫 zǐgōng,出《针灸甲乙经》。紫宫为星名,在此指帝王所居之处,此穴在玉堂上,又相当于心脏部位,故名紫宫。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
-
璇玑穴
穴位名 璇玑 xuánjī,出《针灸甲乙经》。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有旋转枢机之意,此穴对气管,为气管与肺气转运之枢机,故名璇玑。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前…
-
印堂穴
穴位名 印堂 yìntáng,出《针灸大成》。别名曲眉(《千金翼方》)。 穴位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两眉头连线中点处即…
-
穴位名 玉堂 yùtáng,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玉堂即宫殿,此穴在相当于心脏部位,故比之为玉堂。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
建里穴
穴位名 建里 jiànlǐ,出《针灸甲乙经》。建就建立,里为表之对,此穴在中、下脘之间,有建立中焦里气之功,故名建里。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
-
穴位名 膻中tánzhōng,出《灵枢·胀论》。别名元儿(《针灸甲乙经》)、胸堂(《备急千金要方》)、上气海(《类经图翼》)、元见(《针灸大成》)、元沉(《循经考穴编》)。膻中为两…
-
鸠尾穴
穴位名 鸠尾jiūwěi,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黄帝内经灵枢·经脉》)、骭(《针灸甲乙经》)、神府(《备急千金要方》)、臆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骬(《针灸资生经…
-
关元穴
穴位名 关元guānyuán,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
-
穴位名 中庭 zhōngtíng,出《针灸甲乙经》。中即中间,庭即庭院,此穴在玉堂和膻中之下,犹如宫殿前庭院之中,故名中庭。 穴位经属 属任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
-
穴位名 曲骨qūgǔ,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尿胞(《备急千金要方》),回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屈骨(《备急千金要方》),屈骨端(《备急千金要方》)。曲骨指耻骨,此穴在耻骨联合…
-
下脘穴
穴位名 下脘 xiàwǎn,出《灵枢·四时气》。别名幽门。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 穴位经属 属任脉,是足太阴脾经、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
-
巨阙穴
穴位名 巨阙 jùquè,出《脉经》。巨即巨大,阙即宫门,此穴为心之募穴,如心气出入的宫门,故名巨阙。 穴位经属 属任脉,是心的募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
-
穴位名 中极zhōngjí,出《素问·骨空论》。别名气原(《针灸甲乙经》),玉泉(《针灸甲乙经》),膀胱募(《圣济总录》),气鱼(《黄帝虾蟆经》)。中,有方位之义,指人身上下之中,…
-
会阴穴
穴位名 会阴huìyī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下阴别(《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屏翳(《针灸甲乙经》),平翳(《医宗金鉴》),金门(《备急千金要方》),神田(《圣济总录》),海…
-
任脉
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代号rn。任脉起于胞中,主胞宫和妊娠,并主一身之阴经,下出会阴,向上前行至阴毛部位,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直上,经咽喉,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出《…
-
龈交穴
穴位名 龈交 yínjiāo,出《素问·气府论》。龈即齿龈,交即交会,此穴在上齿龈中缝,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故名龈交。 穴位经属 属督脉,是督脉、阳明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
穴位名 神庭shéntíng,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
-
水沟穴
穴位名 水沟 shuigōu,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宫、鬼市、鬼客厅。水即水液,沟即沟渠,此穴在人中沟,形似水沟,故名水沟。 穴位经属 属督脉,是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的…
-
前顶穴
穴位名 前顶 qiánding,出《针灸甲乙经》。前即前方,顶即头顶,此穴在头顶之前方,故名前顶。 穴位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穴前1…
-
穴位名 上星shàngxīng,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
-
强间穴
穴位名 强间 qiángjiā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强即强硬,间为中间,此穴当顶骨与枕骨结合之中间,主治项部强硬等,故名强间。 穴位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
-
囟会穴
穴位名 囟会xìnhuì,出《灵枢·热病》。别名囟中(《备急千金要方》),鬼门(《备急千金要方》),顶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窗(《医心方》),囟门(《奇经八脉考》)。囟为…
-
身柱穴
穴位名 身柱 shēnzhù,出《针灸甲乙经》。身即身体,柱即支柱,此穴在第三胸椎下,上连头项,下通背腰,如一身之支柱,故名身柱。 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
-
穴位名 哑门yamén,出《素问·气穴论》。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
-
腰俞穴
穴位名 腰俞yāoshū,出《素问·缪刺论》。别名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
-
神道穴
穴位名 神道shéndà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脏俞(《备急千金要方》),藏俞(《针灸集成》),藏输(《针灸集成》),冲道。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
-
督脉
督脉为经脉名。奇经八脉之一。代号du。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督脉分布在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督脉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
-
筋缩穴
穴位名 筋缩 jīnsuò,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筋束。筋即筋肉,缩即挛缩,此穴通肝气,善治筋挛等病,故名筋缩。 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
-
穴位名 角孙 jiǎosūn,出《灵枢·寒热病》。角即角隅,孙指孙络,此穴在颞颥部,相当于耳上角对应处,布有孙络,故名角孙。 经属 属手少阳三焦经,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手阳…
-
命门穴
穴位名 命门 mìngmé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累属、精官。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 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
-
穴位名 翳风yīfēng,出《针灸甲乙经》。翳,指华盖,有遮蔽、掩覆之义,翳指大鸡毛扇也,状如耳形。风,为六淫之一。此穴在乳突之前下方凹陷,耳垂后面凹陷处,当衣领上缘,其形如遮蔽风…
-
长强穴
穴位名 长强chángqiáng,出《灵枢·经脉》。别名:穷骨、橛骨、气之阴郄、胸之阴郄、气郄、尾骨、尾翠骨、尾闾、骶上、骶端、骨骶、龟尾、龙虎、尾蛆骨、骶骨、曹溪路、三分闾、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