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变短是卵巢功能衰退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经常说,月经预示着卵巢功能。月经的紊乱很可能表示你的卵巢功能——不行了!得看医生!得治!
月经周期变短是卵巢功能衰退吗
众所周知,女性的月经来潮,主要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协同作用,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大脑皮质作为一个司令官,它控制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得这个轴每个月发生周期性的激素变化,进而作用于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出血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每个月规律的月经。
正常的月经是育龄期妇女生殖能力成熟的主要表现,那么何为正常的月经呢?我们简单地说一说:
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
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1]。
而月经紊乱是包括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出现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如腹痛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卵巢储备能力的下降是指卵泡内存留卵子的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泡的质量下降,可导致生育能力的下降,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目前公认的预测卵巢储备能力的指标包括:年龄、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fsh)、基础的雌二醇水平(e2)、fsh/lh比值等。许多文献已将fsh>10iu/l、fsh/lh比值>2-3视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指标[2]。
但是两者由于受到检测时间及各实验室检测水平不同的限制,因此不能及时的反应卵巢储备功能的情况。因此,寻求一种快捷有效的预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说了这么多,“卵巢的衰老”似乎还是没有很好的方式去检测耶~
别急!妇产科顶刊发话了!这个研究这次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办法!
近日,一篇发表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讨论的内容是关于月经周期长短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

图片来源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通过调查统计12031名育龄期女性的月经周期与生育能力、卵巢储备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对比。
结果显示:月经周期相对较短(21-27日)的女性,她们的卵巢储备功能、生育能力及胚胎移植术后的妊娠结局明显低于月经周期为(28-31日、32-35日)的女性[3]。
由于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fsh水平逐渐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则可造成过早的卵泡募集,引起卵泡的生长发育周期缩短,或是由于卵泡的发育不良造成黄体期雌孕激素的较低,致使黄体期缩短。因此月经周期缩短的育龄期女性卵巢储备能力下降较严重[4]。
我们发现,合并月经紊乱,尤其是不孕不育的育龄期女性,她们的fsh值、fsh/lh值较月经正常的健康育龄期女性高。因此我们推测该类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已经下降。
但是,需除外合并一些内分泌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是子宫、卵巢等器质性病变等。
唉,其实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最受影响的不是月经,而是怀孕!
现在不孕症的人越来越多,怀孕越来越难,说不准就是它的锅!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10%的妇女患有不孕症,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卵巢功能障碍、输卵管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男方因素等。
就女性问题而言,排卵障碍是主要原因。因此月经紊乱导致的排卵障碍与不孕症密切相关。
由于卵巢储备能力下降,致使fsh指标升高,卵泡期缩短进而造成月经周期缩短,卵泡发育质量较差,进而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月经周期缩短者,往往预示着卵巢储备能力的下降。
看到这儿,我已经猜到有很多妹子肯定在后台捉急地问——“怎么办?我月经周期很短!”“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
别急别急,小司机现在就告诉你!
调整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的卵泡生长发育规律,可以明显降低不孕的发生。

图片来源 soogif
育龄期女性,通过记录月经日历,了解到自己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经期前后的并发症等,可以及时发现月经异常,同时也避免了激素水平检查所受到的时间和实验室水平的种种限制。
因此,通过日常记录月经周期,就可以作为预估卵巢早衰的一项简单可行的办法,进而尽早进行相关医疗干预,让我们不再对卵巢早衰过度的恐慌。
以上就是月经周期变短是卵巢功能衰退吗的全部内容,供大家参考!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