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颈百劳 jǐng bǎi láo,出《针灸资生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取法: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直上3横指,再旁开1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上后锯肌、头颈夹肌和头半棘肌。散布有第四、五颈神经后支,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头颈夹肌由颈神经后支外侧支支配。血管次要来自枕动、静脉和椎动、静脉。
作用与主治
作用: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主治:颈项强痛;咳嗽,气喘,咯血,百日咳;骨蒸潮热,盗汗,瘰疬。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或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可灸。
按摩:用中指指腹按压颈百劳穴,每次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治疗支气管炎、颈椎病等疾病。
穴位配伍
配列缺穴、大椎穴、风池穴治颈项强痛。
配肺俞穴、定喘穴、风门穴治咳嗽气喘。
配肺俞穴、内关穴、太渊穴、三阴交穴治骨蒸潮热。
文献摘要
《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明下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
《针灸集成》:瘰疬联珠疮,灸百劳,三七壮至百壮,肘尖百壮,又先问审知初出核,以针贯核正中,即以石雄黄末和熟艾作炷,灸核上针穴三七壮。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百劳,奇穴。大椎穴上二寸,外开一寸处。针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结核、瘰疬,亦治项肌痉挛或扭伤回顾不能。
以上就是颈百劳穴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