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犊鼻 dúbí,出《灵枢·本输》。别名:外膝眼(《备急千金要方》)。犊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髌韧带之侧,韧带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犊鼻。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取法:坐位,下肢用力蹬直,膝盖下面外侧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膝关节囊。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皮肤有股前皮神经分布。大腿深筋膜致密坚韧。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髌下方髌韧带外侧深进,直抵关节囊。在关节囊的周围,有膝关节网,由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股动脉的膝降动脉、膝上下外和膝下下内动脉,以及胫前返动脉吻合而成。从腓总神经发出的膝上下外关节支与同名动脉伴行,分布于膝关节。
作用与主治
作用:祛风化湿、疏利关节
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膝中疼痛,损伤性膝关节痛,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膝髌肿痛不仁,下肢痿痹,下肢麻痹,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0.5~1.0寸,膝关节酸胀沉重。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揉按犊鼻5分钟,可减轻剧烈运动造成的膝关节疼痛。
配伍
1、配膝阳关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膝及膝下病。
2、配梁丘穴、阳陵泉穴治膝关节炎。
3、配阳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4、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刺膝出液为跛。”
《黄帝内经灵柩·杂病》: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圆)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牦,利膝无疑。
《备急千金要方》:“犊鼻肿,可灸,不可刺。”
《针灸甲乙经》:“犊鼻肿,可刺其上(即鹤顶穴),坚则勿攻,攻之者死。”
《针灸资生经》:膝及膝下病;膝膑痈肿。
《类经图翼》:主治膝痛不仁,难跪起,脚气,若膝髌痈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后微刺之,愈。
以上就是犊鼻穴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