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天府 tiānfǔ,出《灵枢·本输》。又称腋内动、腋下动脉。天即天空,指上而言;府即聚集处[1]。穴在臂之上端,是肺气聚集之处,故名。
经属
属手太阴肺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取法: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通过处。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肱二头肌外侧沟内头静脉外后方,深进肱肌。该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经过,并发肌支支配该二肌。
作用与主治
作用:调理肺气,安神定志
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及哮喘,咯血,瘿气,鼻衄,目眩,不能远视,多睡,神志恍惚,善忘,悲苦,上臂外侧前廉痛,上臂内侧痛、麻木不仁,身肿身胀,身重嗜睡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肩部或肘部放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常用中指指腹揉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鼻部有保健作用,可预防鼻塞、鼻炎等。
配伍
1、配合谷穴治口鼻出血。
2、配膈会穴、气舍穴治瘿气、咽肿。
3、配肩髃穴、天宗穴治肩臂痛。
4、配肩髃穴、曲泽穴治上臂疼痛。
5、配臑会穴、合谷穴、气舍穴治瘿气、咽肿。
6、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衄]。
7、配合谷穴治鼻衄。
8、配中府穴、云门穴、华盖穴、肺俞穴治哮喘。
9、配臑会穴、气舍穴、间使穴、太冲穴、太溪穴治瘿气。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
《备急千金要方》:悲泣鬼语,灸天府五十壮。
《千金翼方》:身重嗜眠不自觉,灸天府正十壮,针入三分补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逆气喘不得息,目眩远视,卒中恶,鬼疰,不得安卧。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针灸甲乙经》:咳上气,喘不得息,暴瘅内逆,肝肺相搏,鼻口出血,身胀,逆息不得卧,天府主之。风汗出,身肿,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卧不觉,天府主之。
《针灸大成》:主暴瘅,口鼻衄血,中风邪,泣出,喜忘,飞尸恶疰,鬼语,喘息,寒热疟,目眩,远视,瘿气。
以上就是天府穴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