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气海俞
qìhǎishū,出《太平圣惠方》。名解:气海穴,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穴俞穴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穴俞穴。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1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三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皮肤由第二、三、四腰神经后支分布。腰方肌起于髂嵴后部的内唇,髂腰韧带及第四、五腰椎横突,而止于第十二肋内侧半的下缘和第一至四腰椎横突,第十二胸椎体。腰动脉4对,由腹主动脉发出,经腰椎体的前面或侧面,在同外静脉和交感干的交通支相伴下,由腰大肌及其内的腰丛神经根的后方,至腰方肌内侧缘,经此肌背侧达其外侧缘,穿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行于腹内、外斜肌之间,最后进入腹直肌鞘。并与下部肋间血管、髂腰动脉和旋髂深动脉的分支吻合。
作用与主治
作用:培元益气,强壮腰膝。
主治:腰骶,少腹等疾患,如腰骶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痔疮下血,腰痛,肠鸣,痔疾,痔漏下血,下肢瘫痪,腹胀,现代又多用气海俞治疗腰骶部软组织损伤,骶醪关节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腰骶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遗精,阳痿,腰肌劳损,痔疮等。
配伍
配足三里穴、天枢穴治腹胀、肠鸣。
配承山穴、三阴交穴治痛经,痔疮。
配三阴交穴治遗精。
配殷门穴、昆仑穴治腰痛,下肢瘫痪。
配三焦俞穴、肾俞穴治尿频。
配肾俞穴、关元穴、脾俞穴、三阴交穴治子宫出血。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不能深刺。
灸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气海俞……理腰痛、痔痛、泻血。通灸之。
《针灸大成》:针三分,灸五壮。主腰痛痔漏。
以上就是气海俞穴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