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却穴-j9九游会老哥交流必备社区

络却穴

穴位名

络却 luòquè,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强阳、脑盖。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故名络却。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取法:先取承光(先取百会[备注]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承光穴),其直上4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枕动、静脉分支。分布着枕大神经分支。皮肤厚而致密,由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筋膜由脂肪和纤维束组成,该层有与神经伴行的耳后动静脉、颞浅动静脉的顶支和枕动静脉等。 帽状腱膜厚而坚韧,其下面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连于骨膜。组织内的导血管为颅内、外静脉血管吻合的途径之一。

作用与主治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主治:头面,五官等疾患,如眩晕,耳鸣,鼻塞,瘸证,目视不明,头痛,癫狂痫,青盲内障,口,颈肿,瘿气,呕吐,癫疾,瘈疭,现代又多用络却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近视眼,甲状腺肿,枕肌和斜方肌痉挛等。

配伍

1、配风池穴治头晕。

2、配率谷穴、列缺穴治头痛,眩晕。

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

灸法:可酌情使用灸法。本穴少用或不用灸法。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癫疾僵仆,络却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头旋耳鸣。

《针灸大成》:主头旋耳鸣。

《类经图翼》:项肿瘿瘤。

以上就是络却穴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

(0)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