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间质瘤是一种独立的恶性肿瘤,不是胃癌。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从形态学良性、潜在恶性到低、中和高度恶性形成一个连续谱。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中60%~70%发生在胃,约20%~30%发生在小肠,曾被认为是平滑肌(肉)瘤。其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主要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胃间质瘤约占胃肿瘤的3%,可发生于各年龄段,高峰年龄50~70岁,男女发病率相近。
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从形态学良性、潜在恶性到低、中和高度恶性形成一个连续谱。按who软组织肿瘤分类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中间性(局部侵袭性)、中间性(偶有转移性)和恶性四类的标准来看,文献中报告的gist体积<2cm、核分裂数仅1~2个/50hpf,亦偶可发生转移。恶性间质瘤以血行转移为主,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