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血是子宫内膜受到卵巢的周期性影响,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的出血,此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非月经期间的女性不会出现出血,这是因为非月经期间子宫内膜没有达到出现脱落的标准。月经血的形成主要受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
月经周期可以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在增殖期初始阶段,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薄,不会出现脱落,但是在激素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增厚至3~5毫米。随着月经周期的进展,进入到分泌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至10毫米左右。
然后随着黄体功能的衰退,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迅速减少,不能再维持子宫内膜的增厚,并且出现子宫螺旋动脉的挛缩,导致远端的血管破裂以及黏膜脱落,形成出血,也就进入了月经期。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