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是在病理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因为细胞表面都会存在特定的抗原,免疫组化就是将组织抗原修复之后。然后将外源性的特异性抗体滴加到组织中,抗原抗体结合之后再应用显色剂进行显色。免疫组化可以用于良恶性肿瘤的判断;同时还可以确定转移性癌的来源。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有ttf-1、napsin a、ck7、肺泡表面糖蛋白(sp-a、sp-b)、cam5.2等;肺鳞癌常用免疫标志物p63和p40、ck5/6、ck34βe12等。
ttf-1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20%的肺腺癌不表达ttf-1。
napsin a也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0%~90%的肺腺癌表达napsin a,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ttf-1,ttf-1和napsin a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优秀的抗体组合之一。
sp-a、sp-b仅表达于约50%的肺腺癌。主要见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分化特征的腺癌,
cam5.2是常用的低分子量角蛋白,包括ck8和ck18。
p63和p40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
ck5/6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100%的肺鳞癌表达ck5/6。
免疫组化诊断技术的作用下,可较为直观的对病变部位病变程度、性质以及来源进行显示,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极为重要依据,有助于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优化。
温馨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声明: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395438@qq.com